close

升上了大學,心理出現一種逐漸形成、逐漸萌芽的改變,並不是說會在短短一兩天內突然懂了以前不會懂的事情,而是會在一個禮拜或者一個月後,突然意識到時間走得很快。一轉眼間我已經是個大學生了,彷彿昨天還是國小畢業典禮,彷彿昨天還是進高中註冊的第一天,彷彿昨天還是剛考完學測的那天。但是,經過了國小國中高中總共11年的教育,我真的學到了些什麼嗎?我了解我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了嗎?

剛剛在上"當代文學的經典闡釋",雖然我讀的是英文系,但卻還是得念這國文性質的東西,想當然我一開始的想法就是....馬的!好不容易高中讀了夭壽的國文三年,好不容易讀了英文系卻還是得唸國文,什麼文言文散文詩詞小說樂府詩絕句之類的東西我真的覺得非常非常的無聊,對沒錯就是無聊,高中時國文很好是為了要衝高學測成績,但我自己本身對國文這個科目是完全沒有任何興趣的。

However,我永遠記得一件事。高二的國文課本對我來說非常的枯燥乏味,不論是白話文或是文言文,對我來說那一篇篇的課文只是拿來應付考試的工具罷了,但我讀到了張愛玲的文章,短短的一小篇散文,短到整篇課文只有三頁,文字甚是精簡,非常內斂又同時蘊藏淡淡的情感,那是我第一次,被一篇收錄在無聊國文教科書裡的散文深深感動到,而且篇幅還短到不行。而那也是我第一次,對除了英文以外的科目感到興奮,有一種急著想要求知、想到得到知識的渴望,竟然出現在國文這科目上面。

而就在我預設這堂"當代文學的經典闡釋"會無聊無比的時候,教授提到"張愛玲"這三個字,我的腦袋就像是重新充電一樣,整個人的注意力被拉回課堂上,儘管天氣很涼爽很適合睡覺,儘管剛剛才吃飽飯又更適合睡覺,我完全沒有睡意,那種想要獲得知識的沸騰感覺又重新出現一次。

 

所以,我了解我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嗎?  我想,是的。

 

先不提12年國教這制度是好是壞是對是錯,讀過國小國中高中這11年的書後,我覺得台灣的教育制度,你不能說它不好,而應該是說每個人對它的適應力都不同,有些人就天生擅長考試,有些人就天生擅長實際演練,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喜歡念書。這些長達11的受教過程,或許最大目的就是要找出每一個人的興趣,因為畢竟國英數歷地公化學物理生物地科每一科都要念,或許能在這長達11年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興趣。 

 

因此,上了大學後,進了自己喜歡的科系之後,你不需要別人督促也會認真上課,因為你喜歡念書,因為你每次上課都覺得新鮮好玩有趣,學習變成一種很開心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事半功倍。

 

 

 

我不翹課的原因是因為大學學費很貴,我不翹課的原因是因為我喜歡我現在念的這個個科系。

即使日後找工作無法學以致用,也請你有用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